廉洁文化
廉洁文化
    廉洁文化
    当前位置: 首页 > 廉洁文化 > 正文

    清风故事会 | 屈原:宁死不愿折节 守住一世清白

    发布日期:2023-04-23

    来 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

    D734

    (图片来源:湖北社会科学网)

    [人物简介:屈原(约公元前340—公元前278年),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(今湖北宜昌),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、政治家,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。他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廉洁倡导者,还是用生命践行廉洁的实践者。]

    屈原出身贵族,年仅22岁就官居仅次宰相的左徒,常与楚怀王商议国事,他提倡“美政”,唯贤是用、政法清明、清正廉洁,但当时的政治环境却污浊不堪,小人当道,楚王听信谗言,接连两次将屈原驱逐流放。

    公元前296年,44岁的屈原被顷襄王驱逐京城,放逐江南,没有指定具体的放逐之地。屈原舍近求远,选择了千里之外的湘西溆浦作为自己流放的栖身之地,他在溆浦一住就是16年,写下《离骚》《天问》《九歌》等25首传颂千古的伟大诗篇。

    面对奸臣当道,屈原明白,如果他与奸佞们同流合污,他就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,可他宁死不愿折节。

    一天,屈原正在溆水河边吟诗,一个老年渔夫将屈原浑身上下仔细地打量了一番,然后关切地问道:“屈大夫,您如何落得这般地步?”

    屈原仰天长叹一声:“世上皆浊我独清,世人皆醉我独醒。因而遭此流放,落得了这般地步。”

    渔夫就规劝他:“圣人不拘泥于任何事物,并且能够随着世道而变化,大夫何不学圣人而变得随和些呢?”

    屈原不高兴地反问道:“何谓随和?如何随和?”

    渔夫微微一笑说:“既然这个世界上尽是污泥浊水,大夫何不到烂泥里去打个滚,推波助澜呢?既然大家都喝得酩酊大醉,大夫何不去奉陪几杯,喝他个痛快淋漓呢?”

    屈原生气了:“我听说,刚洗过头的人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,刚洗过澡的人要抖净衣服上的尘土,怎么能让干干净净的身体去沾染污浊的外物呢?”

    渔夫亦振振有词地说:“有道是识时务者为俊杰,做生意的要会看行情,船到江心只能随波浮沉,这做人嘛——”

    渔夫的话未说完,被屈原打断了:“休要多言!吾不能颠倒是非,混淆黑白,助纣为虐,凤凰岂能与乌鸦同群为伍!”

    渔夫并不生气,奉劝屈原不要再自寻烦恼,自己折磨自己了。

    屈原意志坚定:“我宁愿投入这江水之中,葬身鱼腹,怎么能让洁白纯净的身子,蒙受那世俗尘埃的沾污!绝不与他们同流合污!”

    公元前278年,京城郢都被秦军围困,62岁的屈原离溆北上,到达汨罗后,京城被秦军攻破,屈原悲愤之极,投江自沉,以身殉国。

    屈原文化,蕴含着深刻的廉洁思想,虽时过境迁,仍意义深远。今天,我们所处的时代与屈原的时境大不相同,但坚守高尚情操、以为祖国为人民服务为志趣,依旧是纪念屈原文化不变的主旋律。